随着疫情的好转,中国出口局势整体向好,但是行业内部的洗牌和重新分配不可避免。
那么中小微型外贸企业如何活下去并活得更好?
一、首先是商家自身的实力提升。
“全球供应链的波动,对于中国外贸企业也是机会,要从原来的OEM升级到品牌,要增加产品附加值、技术附加值和创新附加值等。”
对于大型机械制造等行业,管理者应该深入到业务谈单过程中去,只要谈成1单,公司的业绩可能就有保障;而对于耗材、零部件等行业,更需要根据数据流管理,从后向前赋能,让团队整体充满创造力。
实际上,对于中国大多数外贸企业来说,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。企业一定要吸取疫情的经验教训,通过更紧密地关注数据,及时掌握业务发展方向。
二、其次是定位团队所处阶段。
此次疫情带来的比较大的影响大概就是实体经济严重受挫,线上经济崛起。据相关数据统计,线上营销比重进一步增大,全球采购习惯、阅读习惯都偏向于线上,“云广交会”就是向外贸企业释放的一个明显信号。
对于从前依赖线下关系、客户介绍、展会等传统渠道获取客户的外贸企业来讲,转型线上并不是单纯的增加几个获客渠道那么简单,而是要深刻影响到企业原有的营销行为,带来一场变革。
三、最后就是企业的开源节流。
面对疫情带来的资金困难等影响,一些企业选择裁员、砍掉业务线、暂停广告业务等方式来进行“自救”。这些行为看似节省了企业的开支,但从长远来看,反而并不能解决问题,甚至会让企业更快的“死掉”。那么企业应该怎么办?
“开源”与“节流”同样重要,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,外贸企业要以最小的成本、尽可能地盘活手里的客户。正因为是在“困难时期”,才更应该重视每一笔投入带来的产出比。尤其是在“线上”渠道兴起的形势下,外贸企业一定要清楚:客户是如何走完整个采购过程的?其中有哪些关键性的交互媒介?哪些信息的传达会对赢单或输单产生影响?
疫情实际上是倒逼企业产业升级的过程。谁能把握住大趋势,积极的进行线上布局,谁就能在这场“厮杀”中活下去,留下来!